第636章 首次正面交锋-《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“快,鸣金让八旗蒙军骑兵回来……”

      多尔衮见蒙军伤亡过大,急忙命令鸣金收兵,他话音未落,建奴中军立即响起一阵铜锣声:

      “当当当……”

      正在心惊胆跳冲锋的蒙军听到铜锣声,仿佛听到这世界最美的音乐,他们急忙前队变后队快速撤回去。

      不愧是马背上的民族,蒙军在撤退时并未出现溃败的情况,孙应元见状也没有命令龙腾军骑兵追击。

      “汉军和盾车,给本王冲锋!”

      蒙军骑兵撤回去后,多尔衮立即使出建奴对付明军火器的杀手锏,那就是早准备好的盾车冲锋。

      在攻打塔山之时,盾车无法发挥作用,盾车主要用于阵地战和野战,建奴和明军火器部队交战时,基本上都使用过盾车。

      当然在攻城时,若遇到城上火炮密集炮灰时,也多次使用盾车掩护,可以让建奴安全靠近城墙……

      每当提到建奴龙兴辽东、入主中原的那段历史,人们总会不由得想起战斗力尚处于黄金时期的建奴八旗军。

      在一般的法里,满洲八旗军是喜欢依靠精锐重装骑兵和步兵,敢于发动凶猛而悍不畏死的冲锋,并且以弓马纯熟而着称。

      不过八旗军仍是一支以冷兵器为主的军队,清代的历代皇帝也将骑射视为“满洲之根本,旗人之要务”

      其实,帮助满洲八旗在与明军的作战中对抗火器、渐占上风并最终获得胜利的,并不是大家通常意味的“骑射”,而是一种秘密武器“楯车”。

      楯”通“盾”,也就是盾牌车,根据范景文所着《战守全书》记载,八旗楯车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、铁皮复合而成,这样制成的楯车“砖石击之不动,大砖石击之滚下,柴火掷之不焚”,具有较强的防御力。

      在那个时代,明军虽然已经大量装备火器,这些火器主要针对的是无甲、少甲的蒙古轻骑兵,所以在面对楯车时威力严重不足。

      其实满洲八旗的这种楯车借鉴于明军。

      明嘉靖时,为了应对“北虏”蒙古的威胁,戚继光、俞大猷等一批军事家开发出了“环车为营,铳炮击当的车营。

      明军将战车作为搭载火器的载具和可移动的壁垒,有效克制了以骑兵着称的蒙古军队,最终迫使俺答汗称臣明朝。

      在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之战中,八旗军除了在攻城中使用了楯车,在与前来支援沈阳的明军陈策部的野战中,也大量使用了楯车。

      陈策所部明军身着内衬铁甲片的棉甲,手持长枪、大刀、利剑,并且这支明军还配备了为数不少的火器。

      面对这样一支武装到牙齿的明军,努尔哈赤如临大敌,马上命令右固山将楯车、重甲兵调到前线。

      但努尔哈赤麾下的红拜雅喇一部急于求战,不待楯车、重甲兵到达就与明军交战,结果参将布哈、游击朗格实尔泰被明军阵斩。

      待楯车、重甲兵到达,满洲军才反败为胜,消灭了这支明军。

      明朝灭亡后,满洲八旗在吴三桂等前明降将的接应下入关南下,最终定鼎中原,建立了清王朝。

      建立清朝后,满洲统治者为了能让“江山永固”,出于保密的原因,在史籍中尽可能地抹去了曾在明清战争中留下浓墨重彩痕迹的楯车。

      满洲统治者因为对明朝使用战车的历史难以彻底抹去,便极力贬损战车的作用,并对明朝的战车提出了“未尝一当当、“亦未尝以战”的评价。

      满洲统治者对曾经记载有使用战车记录的书籍,也几经删改,让读者难以发现满洲军队使用楯车的记录,以防人们发现其中的奥秘。

      就这样,在满洲统治者刻意的抹杀和隐瞒下,楯车这种八旗军的重要武器却仿佛从未在历史当中存在过……

      看到蒙军留下千余具尸体退回去,孙应元很期待建奴睿亲王继续出招,他不怕建奴使用任何战术,反而担忧多尔衮收兵跑路。

      在护国军强大起来以后,无论虎贲军黄德功还是龙腾军孙应元,包括曹变蛟和卢象坤,他们都担心建奴跑路。

      对护国军来,建奴的脑袋就是他们的前途,一旦建奴不战自退,护国军将领们如何封妻荫子……

      所以,当孙应元看到建奴推出盾车之时,他非但没有丝毫吃惊,反而露出欣慰的笑容。

      “野战炮,准备继续作战,一定要把建奴盾车打散架!”

      “喏!”

      炮兵领令,立即把孙应元的命令传达下去

    
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