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4章 言官作妖-《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  而他们认为被朱慈烺打死的光时亨和唐世济二人应该进入忠魂祠。

      原因乃是这两位文官御史不畏强权勇敢死谏,算是为国尽忠,他们才是大明忠魂。

      而皇帝老子则脸色铁青的坐在龙椅上,一句话不!

      朱慈烺可以看出皇帝老子在强忍内心的愤怒,有可能会随时爆发,也有可能一直忍下去。

      朱慈烺此时已经猜到事情大概,肯应该是皇帝老子今在朝堂上提出祭奠忠魂祠的事情。

      结果文惹毛了那些文官,御史和八科给事中纷纷跳出来反对。

      看着那些文官御史丑恶嘴脸,朱慈烺心中杀机再现。

      他监国以来杀的言官不算少,本来已经稍微安静几。

      可是在他率兵征战这段时间,言官又开始在崇祯面前表现起来,看来言官不除大明永无宁日。

      历史往往会出现很多矛盾冲突,且“矛”与“盾”又特别令人难以理解地并存的情形。

      司法监督的原则是“以事实为依据,以法律为准绳”。

      其实这条原则同样可以推演到舆论监督的领域,即“以事实为依据,以道德为准绳”。

      可见不论何种监督,都必须将真实性放在第一位。

      重事实、重证据,司法者以“莫须颖“腹诽”治人之罪,舆论以造谣中伤攻讦他人,势必鸡飞狗跳、乌烟瘴气。

      然而,在北宋乃至整个封建时代里被认为最为仁德的皇帝宋仁宗,却开启了“风闻奏事”的先河。

    
  所谓的“风闻奏事”,就是允许言官可以在没有任何事实依据、证据的情形下,捕风捉影甚至无事生非、虚构情节展开各种奏报和弹劾。

      即便最终查证并无此事,皇帝也不会追究弹劾者造谣诬陷的罪责。

      甚至还会勉励被弹劾者“有则改之,无则加勉”。

      在今的法治社会,“风闻奏事”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。

      但在封建帝王看来,想方设法让执政大臣与言官之间斗得一塌糊涂、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  让朝臣四分五裂而不是抱团对付皇帝,似乎更有利于皇帝权威的维护。

      朱元璋抄袭宋仁宗“风闻奏事”的创举,强化权力监督的考虑多半是次要的。

      运用帝王术统御下臣估计才是其原始意义。

      皇帝与诤臣的典范当然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。

      但问题在于,谏言者与被谏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配对关系:

      一个仗义执言、有错必究,一个虚怀若谷、纳善如流。

      尽管中间也发生过几次魏征犯颜直谏、李世民盛怒欲杀的波折,但最终还是春风化雨、“和平”解决了。

      有惊无险,总基调是和谐稳固,所以是谏臣与君主关系的典范。

      但正因为总基调是和谐的,所以不会惊心动魄,不会有跌宕丛生、悬念重重的戏剧性效果。
    第(2/3)页